2025年7月5日,重庆大学“荣业臻成”调研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江津区江津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在在江津当地的历史遗迹中,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

实践团成员在江津博物馆门口合影留恋
江津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单元对江津的历史进行详细介绍,从古到今,简述了江津自时期时代以来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以及风土人情。在远古记忆单元,同学们在巴渝船棺与石器遗迹中了解江津地区远古人类活动与文明起源;在汉唐城市单元,同学们在画像石棺与砖室墓中认识当时的建筑工艺与社会风貌;在长江要津单元,同学们在时刻佛头与城防武器中看到了江津在宋元明清时期作为长江要津的文化与军事发展。最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变革新生单元。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远古记忆、汉唐城市、长江要津单元
在变革新生单元的实践探索中,实践团成员深入探寻,深刻领略到江津于川东地区革命进程里占据的关键地位。回溯至20世纪初,江津的辛亥革命先驱卞小吾烈士,怀揣着炽热的革命理想,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多次奔赴上海,与志同道合者秘密商议革命事宜。彼时的他,变卖祖产,筹集资金,创办了四川第一张日报《重庆日报》,以笔为剑,犀利地揭露清政府的腐败与列强的侵略,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在巴蜀大地激起千层浪。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华夏时,江津又走出了日后的“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彼时的聂荣臻,目睹国家积弱、民族蒙尘,毅然踏上赴法留学之路。在法期间,他接触到各种进步思潮,尤其在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后,心中的信仰逐渐明晰,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他日后投身中国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抗战时期,江津更是肩负起特殊使命。众多教育界名流和师生为躲避战火,相继入驻江津。一时间,学府林立,如白沙镇的聚奎书院,吸引了诸多知名学者前来讲学,传播知识、鼓舞士气。这里人才辈出,成为抗战大后方的大文化区之一,保存和发展了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众多国家机构也在抗战期间迁入江津,如国民政府审计部、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等,为抗战时期的行政运转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江津在抗战中的贡献介绍
至此,重庆大学“荣业臻成”调研实践团对江津博物馆的参观与调研活动画上圆满句号。走出展馆时,成员们感慨万千,那些承载红色记忆的文物仿佛仍在眼前闪耀。江津博物馆以丰富馆藏与生动展陈,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每个人心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在历史细节中读懂了革命先辈的初心,更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思考。实践团成员们未来将以卞小吾、聂荣臻等先辈的精神为指引,把这份红色力量融入学习工作,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