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组织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3班与通信工程3班全体同学于2月27日下午前往重庆建川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本次活动由本科生专职辅导员龚杜美瑾老师带队,兼职辅导员杨玉林以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报名参加。本次活动亦是学院“山城红脉,渝韵传承”主题系列研学活动的第一站,旨在深入挖掘并灵活运用本土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思政育人工作的促进作用,开辟思政育人的“第二课堂”。

图1 同学们在重庆建川博物馆前合照
重庆建川博物馆主要由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组成。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三个展馆如同一部部被缓缓翻开的鲜活史书,徐徐展现在同学们眼前。一台台陈列有序的老式机床和生产设备,一架架的被历史封尘的步枪与军械,那些饱经沧桑的文物,虽然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

图2 同学们参观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博物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文物博物馆内有一面抗战老兵的手印墙。这面墙上,一个个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手印,宛如历史的烙印,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手印背后,都是一位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他们曾在烽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国家尊严、守护民族未来。同学们缓缓走近手印墙,轻轻抬起手,隔空触摸这些印记,仿佛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看着这些手印,不少同学眼眶泛红,内心被深深触动,对老兵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图3 同学们参观抗战文物博物馆内抗战老兵手印墙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系统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节点与进程,深刻领会到坚韧不拔、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从抗战时期民众的同仇敌忾,到票证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我们既看到了先辈的奋斗历程,也明白了社会发展的来之不易。正如接受访谈的杜卓源和杜思正同学所说,本次研学已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的种子,不断激励着同学们于峥嵘岁月中赓续精神血脉,在时代征程里淬炼初心使命。勿忘使命,誓做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