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赋能未来科研精英--2024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助力新生起航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19   

10月18日,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在虎溪校区D1333教室举办了2024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旨在帮助新生适应研究生生活,激励他们迎接未来挑战。全体2024级研究生新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学院副书记余嘉在会上以“追组梦想,不负青春”为主题发表演讲,她首先指出,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应牢记党的教育宗旨,保持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她强调身心健康对研究生成长至关重要,鼓励新生在学术研究之余关注身心健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为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余书记还提到,研究生阶段是职业规划的关键时期,新生应结合兴趣和特长,做好规划,关注国家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副院长刘敏则强调,研究生阶段是学术探索的新高度,新生应树立远大理想,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她提醒新生学术规范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尊重导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并注重个人全面发展。

辅导员辛娟在讲话中指出,研究生生活更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新生应尽快适应,全面发展。她特别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提醒新生遵守学术规范,维护良好学术环境。她还提到,学院将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新生保持良好心态,并强调安全意识,提醒新生注意个人和网络安全。她指出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高层次人才,在增强保密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并给研究生提供几条建议:

一、深入学习法律法规:研究生应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二、科研保密:在科研活动中,研究生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泄露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实验数据、设计方案等敏感信息。

三、学术诚信:在学术交流中,应遵循学术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被非法使用。

四、网络安全意识:在使用网络资源和电子设备时,应具备较高的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不使用不明来源的存储设备,防止信息泄露。

五、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生应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应保持警惕,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参与任何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活动。

七、宣传教育: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研究生应积极参与保密和国家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周围人提高保密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八、应急处理能力: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现保密信息泄露或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此次见面会为新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院、规划未来的平台,为他们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