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研思启智,博采众长”博硕论坛—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专场

作者:蔡伟城 付嘉乐 发布时间:2024-11-22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于2024年11月21日周四晚上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研思启智,博采众长”的博硕论坛活动。本次论坛旨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促进研究生间的交流,引导同学们合理规划研究生生活。论坛邀请了四位在科研和竞赛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他们同时也是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

以下是主讲嘉宾的精彩分享:

柳霜博士,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SAR图像解译、目标检测和迁移学习。她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自己在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柳霜博士强调,科研人员应不断拓宽知识面,通过阅读大量期刊论文来构建坚实的知识体系,并在其中寻找创新点。她还提到,面对科研挫折,要保持积极心态,通过运动等方式调整状态,确保科研效率。

郑志锐博士,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涉及滤波天线、滤波器、滤波功分器等无源射频滤波器件。他结合自己的论文发表经验,从文献阅读、学术积累、论文写作三个方面传授了科研技巧。郑志锐博士建议,初入领域的研究生可从阅读硕博论文入手,逐步过渡到研究型论文,以掌握最新研究方向。他总结科研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勤劳、坚定心态、毅力、灵活变通和捕捉灵感的能力。

孙卓然师兄,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阵列信号处理、雷达通信系统一体化。他分享了自己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的经历,并提出了成功的三个要点:明确分工、技能互补、清晰写作。孙卓然师兄还结合求职经历,强调了竞赛成绩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竞赛,提升自身能力。

张正洁师姐,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阵列信号处理、射电天文、深度学习和干扰抵消。她介绍了射电天文干扰抵消领域的研究,并分享了写作经验。张正洁师姐建议养成定期阅读最新论文的习惯,并注重从论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在撰写论文时,要突出亮点,确保文章结构严谨,提高论文说服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解答了研究生生涯的诸多困惑,揭示了科研学术的真实面貌。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分享,为同学们的学术旅程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助力大家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积累点滴,汇聚成知识的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