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诚邀

海内外英才加盟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是电子信息与通信学科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国家“211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国家“985工程”建设平台、国防特色学科,是国家2011计划“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和双一流学科群“智慧能源”的主要支撑学科。拥有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建设平台和实验研究基地。

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三个系及三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约1700人。根据学院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通信、电子、集成电路方向的高层次人才。

 

  1. 专业需求

团队/课题组名称

专业和学科领域

联系方式

空天地网络互连与信息融合团队

空间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网络、微波输能、空中无线加能、天地一体化组网、对地观测、通信对抗以及遥感信息传输与处理、多源信息融合、微波成像等,需求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加盟。

谭晓衡教授 txh@cqu.edu.cn

简鑫副教授jianxin@cqu.edu.cn

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团队

机器嗅觉(电子鼻技术)方向:包括电子系统设计、机器学习算法、气敏传感器设计与制作、软件/数据库设计等。需具备相应的基础:信号处理、电子技术、智能算法、软件编程(熟悉C#Python)、数据库、微纳系统设计与制作、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等。

田逢春教授

fengchuntian@cqu.edu.cn

特种通信与组网团队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方向,开展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M2M自主协同技术、边缘计算、异构网络融合与协同技术研究,需具备物联网架构、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等基础;

泛在电力物联网方向,需具备分布式能源信息系统、智能配用电、智能终端与芯片设计、电力大数据、低功耗广域网络、异构接入、无线通信等基础。

吴玉成教授

wuyucheng@cqu.edu.cn

冯文江教授

fengwj@cqu.edu.cn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团队

ADDA、模拟前端、射频芯片、SerDes、放大器、医疗电子芯片等,需要具备高速或高精度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唐枋研究员

eefrank@cqu.edu.cn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题组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射频电路及电磁兼容)方向,需具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唐明春教授

tangmingchun@cqu.edu.cn

类脑感知与普适智能团队

团队聚焦实时智能信号处理、图像压缩编码与深度学习FPGA计算加速等方向,欢迎投身于IEEE TIP, TGAS, TNNLS, TVLSI以及NIPS, ICML,   AAAI, CVPR等人工智能与电路系统领域青年才俊加入。

周喜川教授 zxc@cqu.edu.cn

脑启发智能计算与芯片设计课题组

深度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方向:需具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基础;数字神经形态芯片设计方向:需有ASICFPGA开发经验。详见http://mis.cqu.edu.cn/mis/teacher.do?teacherid=12074

石匆研究员shicong@cqu.edu.cn

视觉智能与机器学习课题组(LiVE Group网站:http://www.leizhang.tk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具备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基础,在IEEE Trans.ICCV/CVPRCCF-A类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张磊研究员

leizhang@cqu.edu.cn

基于时空自由度的无线智能通信课题组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具备无线通信、统计与优化、计算与存储、信号处理基础优先,在IEEE Trans.系列无线通信领域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者优先。

贾云健研究员   yunjian@cqu.edu.cn

陈正川研究员 czc@cqu.edu.cn

探测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团队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具备高增益低噪声红外/可见光探测器、雷达信号处理、光电成像信号处理、目标识别与跟踪、多源信息智能处理、以及嵌入式电子组件基础。

李正周教授

lizhengzhou@cqu.edu.cn

应聘条件及待遇

弘深卓越学者

应聘条件:在所从事的领域具有深厚科学素养与学术造诣,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或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学术声望和影响的大师级学者。

引进待遇:税前年薪 120 万,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一事一议。

弘深杰出学者

应聘条件: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具有带领本学科领域引领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55 周岁。

引进待遇:(1)税前年薪 80 万元,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务以外的高额教学科研奖励;(2)评聘为教授,给予博士生导师资格;(3)除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外,学校提供100-300万科研启动经费和相关科研平台配套经费;(4)可享受安家费200万(含国家和地方);(5)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提供其他必要的工作及生活条件。

弘深优秀学者

应聘条件:创新发展潜力大,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果,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学术成就,且具有成为该学科领域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引进待遇:(1)年收入60万(包含税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贴、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学校缴纳部分的全口径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务以外的高额教学科研奖励;(2)事业编制内终身聘用,评聘为教授,给予博士生导师资格;(3)除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外,学校提供100-300万科研启动经费和相关科研平台配套经费;(4)最高可享受安家费210万(含国家和地方);(5)学校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

弘深青年学者

应聘条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原则上应有不少于2年的学术工作经历,在所从事研究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潜力。

引进待遇:(1)年收入35-45(包含税前年薪、地方人才津贴、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学校缴纳部分的全口径收入),另可享受超出工作任务以外的高额教学科研奖励;(2)事业编制内终身聘用,提前聘为教授,给予博士生导师资格;(3)学校提供100-200万科研启动经费和相关科研平台配套经费;(4)学校提供安家费 50-60 万(含国家和地方);(5)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

教授、准聘教授

应聘条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5年学术成果高于或基本达到我校相应学科当年评定聘任的正高职务学术水平校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引进待遇: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安家费40-60 万元(含地方);研启动费60-100 万元。

副教授、准聘副教授

应聘条件:具有良好的学术潜质,博士毕业以来学术成果高于或基本达到我校相应学科当年评定聘任的副高职务学术水平校外人才或博士后。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引进待遇: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安家费25 万元,科研启动费20-30 万元。

弘深青年教师

应聘条件: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学风端正、身心健康,且为校外博士毕业生,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获特别资助者应具有优秀的学术潜质,获重点资助者应具有良好的学术潜质。

引进待遇:(1)薪酬待遇(薪酬待遇含工资、租房补贴、社保、公积金及导师配套)37-40 万元/年(特别资助),27-30 万元/年(重点资助),另按学校相关规定享受科研奖励。

2)其它待遇:

若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年的执行期内学校给予配套生活待遇10万元/年,并全额享受国家提供的研究经费。

若入选国家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2年的执行期内学校给予配套生活待遇10万元/年。

参加学校专职科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资助1.5万元。

享受在职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子女可入读我校附属幼儿园和中小学。

出站后留渝工作重庆市资助15万元。

专职科研队伍

1.特聘研究员

应聘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达到学校专职科研系列研究员条件。

引进待遇:学校与二级单位按 1:2 的比例支付年薪,学校部分最高每年不超过10 万元人民币。

2.特聘副研究员

应聘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达到学校专职科研系列副研究员条件。

引进待遇:学校与二级单位按 1:2 的比例支付年薪,学校部分最高每年不超过5 万元人民币。

3.特聘助理研究员

应聘条件:具有博士学位。

引进待遇:由二级单位确定年薪标准。

 

三 岗位申请

1.手机端: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注册、填写并投递个人简历。

E887

2. PC 端:PC 登录 http://recruit.cqu.edu.cn/,在线注册、填写并投递个人简历。

 

四、联系我们

学院人才办公室主任:王靖 电话:023-65103544 邮箱:wangjingcqu@cqu.edu.cn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邮编:400044  电话:023-65103544 

管理: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中心         技术支持:重庆网站建设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